近期,实验室科研人员利用自主研制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实验装置开展了粉末材料LIBS信号随堆积密度和堆积厚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光谱学领域的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期刊上。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 Accelerator Driven Advanced Nuclear Energy System)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创性提出的新一代核裂变能系统。在ADANES的运行中,采用LIBS技术实现乏燃料分离和燃料再生环节中燃料组分的非接触式原位在线检测,对各机组的过程控制和优化运行尤其重要。由于待测燃料是以粉末形态存在,势必会引入源于粒径、堆积密度、堆积厚度这三类关键粉末参数的复杂物理基体效应。科研人员成功揭示源于粒径参数的基体效应规律之后(J. Anal. At. Spectrom., 2021, 36, 1969;Phys. Rev. Applied, 2021,16, 0
2024-10-092025年2月13日,东江实验室协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式启动科学教育项目“科学伴飞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首发活动,“科学伴飞·开学第一课”专题科普讲座于惠州学院附属学校成功举办。近代物理所谭腾研究员以《神奇的超导现象:未来科技之门的钥匙》为题,为师生呈现了一场集启发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前沿科学专题讲座。该报告以超导现象为核心脉络,系统梳理了从1911年超导效应发现至今的百年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突破及其产业化应用前景。通过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阐释了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与迈斯纳效应等物理机制。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充分彰显青少年群体对超导科技前沿的关注热忱及探索热情。作为科学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通过构建“科研机构-学校-基础教育”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有效激活青少年科学探究内驱力,助力青少年科学思维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能力的阶梯式培养。东江实验室后续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主题科教、科技实践等多元化活动,推动科学知识普及,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图1 科普讲座现场图
2025-02-27总部区位于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河桥片区,毗邻HIAF、CiADS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总占地约58亩,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工程已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
兰州分部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先行开展先进核能系统及同位素应用等涉及放射性研究工作。
黄埠园区位于惠东县黄埠镇,一期占地约900亩,建筑面积约12.5万平米。依托HIAF、CiADS两大科学装置建设同位素研发装置和高能量密度研究装置,开展同位素、高能量密度物质等先进核能与核能技术应用等研究。
潼湖园区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内,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拥有办公室、会议室、展厅、试验测试厂房。截至目前,已有6个科研团队共约100余名科研人员已入驻,科研工作全面展开。
Copyright©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备案号:粤ICP备20034246号-1